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yè)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郭圣杰:BIM生產管理之PBS理論與實踐 二維碼
作者:廣聯達BIM5D生產產品部副經理 郭圣杰
工程管理有一句名言“進度是主線,成本是核心”相信絕大多數業(yè)內人士耳熟能詳。那么進度管理究竟要管什么?我想不是每一個工程人都能深刻理解。建筑行業(yè)的精細化管理,應該以進度為主要突破口! 那么,進度管理的對象是什么?管理到什么水平才能叫精細化管理?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問題。上圖是是美國精益建造大會上某國外企業(yè)分享的一個生產協(xié)調場景,小貼紙顏色代表不同的分包商,每一個小貼紙代表不同的工作任務;可以看到,總包單位能夠通過這樣簡潔明了的方式有效的管控每個分包的每個任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末位計劃。所以,進度管理的對象一定是現場的每一個工作任務,精細化管理意味著總包企業(yè)對每一個任務的進展了如指掌。 BIM模型是最好的任務載體,是進度管理的核心工具。因為BIM模型天然具備了建筑工程的結構分解體系,而施工現場的任務派分也是按照WBS分解的部位信息來確定。過去任務項越多,管理成本越大導致我們的進度管理往往在流水段級別,BIM模型為我們的進度管理從流水段級深入到構件級繼而到施工工藝級提供了可能性和載體。 正如本文標題所說,BIM技術的發(fā)展已經實現了我們對構件級的展現,結合施工工藝庫的任務管理讓我們對現場的把控可以細化到工序級;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如何利用BIM技術實現施工現場的精細化生產管理!
第一步,消除信息孤島,打通兩條線。 首先,打通設計、生產、施工,讓設計信息能夠為生產、施工階段所用。設計階段的建模軟件廠商通過與下游生產、施工階段BIM軟件廠商的合作,實現共贏。 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國際通用的BIM標準,如IFC,實現BIM軟件之間的數據交換。截止目前,廣聯達BIM5D平臺已經實現了與業(yè)內主要建模產品的數據打通,如下圖所示:
此種打通,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效果更明顯。通過BIM平臺,將設計院的Revit模型(內置好部品編碼規(guī)則并完善資源信息)有效導入,并傳遞給加工廠系統(tǒng)。加工廠系統(tǒng)據此生成材料、成本、質檢類表單,管理供應鏈。加工廠的部品加工信息,回傳到BIM平臺。讓客戶在BIM平臺中進行整體設計、生產、施工狀態(tài)監(jiān)控,并且進行施工過程管理。
其次,打通施工現場生產進度這條主線,實現各級計劃信息動態(tài)監(jiān)管。簡言之,就是讓總計劃、期間計劃、周計劃的內容互聯互通,實現多級里程碑節(jié)點、關鍵路徑任務項的動態(tài)監(jiān)管,“下級保上級”。 以往,項目現場施工中,各種狀況層出不窮,比如:現場施工總是延期,合同節(jié)點無法按時完成,工程款要不回來?;炷琉B(yǎng)護強度達標,沒有及時通知分包派工。工長忘提止水螺栓的物資計劃,地下室外墻沒法合模。材料取樣不及時,報告沒到,監(jiān)理不讓施工。廣聯達BIM5D,不但很好的管理好了這些進度信息,而且,通過手機和網頁等終端,將信息隨時發(fā)給生產一線的工長和遠在外地出差的領導。 下面是一張公司工程部的差旅線路圖,為了對全國的項目進度進行有效監(jiān)控,工程部的人員要去各地項目實地考察。通過生產管理系統(tǒng),我們可以實現對全國項目的有效監(jiān)管,出差次數變少了,項目狀態(tài)掌握的更加及時準確。 第二步,實現進度標準化。 了解預算的朋友們應當知道,清單項都是由定額子目構成,業(yè)主在招標時如果采用清單計價,只需要列出招標清單,就可以讓各家總包單位自主投標報價。與之類似,未來的建筑業(yè)在施工工序上,也會趨于標準化。 首先,從專業(yè)化的任務包里選任務,省時省力。 請看下面這張計劃表,它是不是很難編寫呢?你大概要用多久才能完成? 從任務包里快速選擇,只用時10分鐘,甚至只用手機,就能完成。 其次,每條標準化任務,還可以內置很多匹配規(guī)則。比如構件類型、結構特征、空間特征等,根據規(guī)則,自動識別指定區(qū)域內所要完成的任務。如果事先建立好這些標準化任務的前后置關系,就能實現動態(tài)跟蹤這些變化的任務。 同時,標準化任務內容,可以被持續(xù)優(yōu)化,一定程度反映出了企業(yè)持續(xù)提升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項目也可以在標準化的任務里,增加圖紙、方案等信息,更好的指導現場施工。
借助信息技術,這些標準化任務自動發(fā)送給一線管理人員,每天的工作安排計劃性強,進度風險會隨時報警,自動根據施工進度進行下一項待辦任務提示,極大減少內業(yè)工作,施工日志所需要的內容,已經被自動收集整理完畢,可以隨時打印,并且日志下還可附上當日進度照片。 每周的生產周會,各作業(yè)面的作業(yè)情況和質量、安全、物資、設備、勞動力信息一目了然。真實的一線施工信息和影像數據展示,就是最好的現場證據,扯皮都不好意思開口,生產周會省時省力。重大方案可以基于模型進行可視化推演,為討論和決策增添依據。 第三步,人機料法環(huán)全要素統(tǒng)籌協(xié)調。 進度管理,不只是管理計劃,更重要的是管理好計劃執(zhí)行相關的生產要素,包括人機料法環(huán)五大要素。任何一項要素出現疏漏,都會造成進度延誤。 常言道,計劃趕不上變化,更重要的,是要解決現場施工過程中人機料法環(huán)的統(tǒng)籌協(xié)調。 先從勞動力說起 項目可以預估最初的工效指標,然后,隨著生產施工的進行,結合具體施工位置的結構特點、實際材料消耗情況和實際勞動力投入情況,自動校正工效指標,形成現場的實際工效。 這個現場的實際工效指標,將成為項目,乃至公司的核心資產。不但可以為項目下一區(qū)域的施工提供準確的勞動力數量預估、風險預判,還能為公司衡量各個工種效率,為編制企業(yè)定額、掌握勞務分包成本、判定勞務分包專業(yè)素養(yǎng)等提供數據支撐。河南科建等企業(yè)已經開始在同類工程的投標中,用大數據分析分包勞動力成本,輔助其進行投標成本估算和分包招采了。
設備的精細化管理 主要是根據材料用量,自動計算所需臺時。當同一時間段內、同一設備需要被多家分包使用時,可以做使用排期。當排期仍無法滿足時,可以預警項目管理人員進行調整。這些都是跟隨現場的施工進展,動態(tài)實現的
材料管理 通過結合算量模型進行快速提量,將提量信息發(fā)送給物資、商務部門組織采購,對于物資從發(fā)貨、到場驗收、入庫到出庫,進行全過程跟蹤,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信息,可以對項目成本、進度等方面產生影響。比如:基于現場存量與近期施工計劃的準確識別,能夠預判材料供應風險;消耗材料的出入庫批次管理、自有周轉材料周轉折舊、租賃周轉材料的進出場管理和租費計算等,都可以與施工進度掛鉤;理論投入量和實際材料消耗量,可以根據施工位置進行對比分析損耗率,與施工成本掛鉤等
技術方案 我們在標準化任務形成的同時,可以將行業(yè)通用工法內容融合到任務中,讓工長在現場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查看。技術部門的專項方案,也可以通過施工部位,快速推送到此部位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員手機上去,實現了技術信息的第一時間收發(fā)傳遞。 曾經與一個項目的總工交流,他最擔心的就是現場的變更太多,很多變更涉及的施工部位要到幾個月后才會組織施工,工長到時候很可能會忘記。通過技術方案,我們可 以在某個區(qū)域組織施工時,將所需要的事前準備任務、事中控制要點、事后工序交接步驟作為配套任務項,發(fā)給相關執(zhí)行人員。
這樣看來,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工長在編制施工計劃時,也只需要選擇區(qū)域,本區(qū)域的施工任務就能自動派發(fā)到人,需要投入的材料(包括消耗材料、周轉材料)、設備(大型在場設備、小型機具)、勞動力(分包單位、各工種人數)就自動生成。如果現場計劃變了,就隨計劃自調整,而預測在場勞動力、材料(包括在途的)、設備是否滿足,不滿足即預警。
最終,企業(yè)大數據積累沉淀,形成企業(yè)定額。 施工現場就是一個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場,這些信息再也不是靜態(tài)、分散在各處的。而是在信息技術引力下,實現了在建造過程中的有效的流轉和數據轉化。讓每一個項目進度提前,成本節(jié)約。 工長的進度信息,化為了物資部門的采購計劃,化為了商務部門的月度成本統(tǒng)計數據,化為了質量部門的實測實量表單。 在企業(yè)大數據的背后,是企業(yè)標準化構件庫、工序庫、工法庫的持續(xù)積累。這將強力支撐企業(yè)在同類項目中二次投標,估算投標成本,以及中標后的目標成本管理、計劃合理性分析、分包招采。
我曾有幸與浙江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鄭總探討,作為一家總承包特級資質且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領導,他明確提出了希望巨匠的每一個自營項目,全部上BIM,因為這樣每個項目的成本信息是最真實的來源于一線進度,而且一改傳統(tǒng)的填報方式,數據準確自動從模型中被提取,大大強化了企業(yè)的成本控制水平。他認為,這將是未來施工行業(yè)的必然趨勢。
我相信,隨著云大物移智技術的逐漸成熟,各方信息將以BIM模型為載體,互聯互通,并在BIM平臺進行越來越多的數據整合應用,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獲取到充足準確的信息,必然能夠實現人機料法環(huán)統(tǒng)籌管控的質的飛躍。 |